河南洪灾6天后,最热血的一幕出现了!
7/27/2021
微信公众号 :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最近连续发生的灾难让我们猝不及防,郑州突降暴雨,河南汛情爆发,台风“烟花”登陆浙江、上海,南京疫情告急。 每一条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每一条都对我们无比重要。 越是到了危难时刻,就越能体现一个民族的血性和团结; 越是遭遇自然灾害,就越能把我们国家的人民拧成一股绳; 灾难无情人有情,在我们国家遭遇灾害的时候,无数的中国企业纷纷站出来慷慨解囊。 鸿星尔克,一家连微博会员都充不起,濒临倒闭的企业,直接宣布捐赠5000万。 连续亏损几年的贵人鸟,“鸟毛”都快掉光了,这次不仅捐赠了4000万,老板更是第一时间去一线支援。 国产汽车奇瑞,它去年的利润只有737.18万,这一次直接捐款3000万,相当于捐了5年的利润。 蜜雪冰城,奶茶利润很低,总部在河南郑州,他们自己这一次受灾严重,却直接宣布捐款2200万。 汇源果汁捐款100万,很多人觉得钱少,可是网友一查发现他都要快破产了,瞬间泪目。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们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些中国企业很了不起,然而我们中国的老百姓也同样了不起。 他们在这一次灾难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担当以及心中的大爱,让我们深深动容。 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他们让全世界看到了我们最好的样子。
01.
你援助河南,我们援助你
从7月22号开始,一场又一场的“打捞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打捞什么? 打捞的是这些有良心、有责任感,但是濒临破产的民族企业。 首先是涌入鸿星尔克的直播间,有网友发现,鸿星尔克的直播观看人数超过千万,是平时不敢想象的数据。 他们在直播间还诞生了直播带货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词: 野性消费。
什么意思? 就是啥也不说,啥也不问了,一个字:买!
主播:大家一定要理性消费,喜欢才买。 网友:我不听,我就要买。 主播:老板也希望大家是需要才买。 网友:叫你老板不要多管闲事。 主播:这双库存没有了。 网友:把原材料寄过来,我自己缝! 主播:尺码不对可以退。 网友:退什么退,尺码不对那是我长歪了! 这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背后,是我们对他们捐献爱心的回馈和肯定。 你捐5千万,我们还你5个亿! 仅仅只是7月23日,鸿星尔克的销量暴涨52倍。
以上只是鸿星尔克的直播间,而鸿星尔克的线下实体店更是疯狂。 一名男子在鸿星尔克店内买了500多元的产品,买单时,却丢下整整1000块。 店员追着跑了出去,他却早已飞奔离开。 这是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看到过的,最美的转身。
7月24日,河南郑州。 因为灾情,他们关了两天门。 可是,再开门的时候,人群都朝店里涌了过来。 这几天,店里的客流量,是平时的好几十倍。 有人甚至卡都刷爆了。 有人“丧心病狂”,连模特身上的衣都被扒下来了。 店长流着眼泪,仍然提醒大家要理性消费。
我们谁都无法预料到,中国人的正能量,竟是如此不可估量。 然而网友对鸿星尔克的拯救,并不仅仅如此。 不是充不起微博会员吗? 结果,网友直接把鸿星尔克的会员充到了2140年。 不是说鸿星尔克的鞋子不好看吗? 结果,网友直接帮鸿星尔克改,而真正厉害的是,他们老板居然还真的听取意见了。
鸿星尔克,一个被消费者遗忘的企业,一个被阿迪耐克绞杀得奄奄一息的企业,一下子起死回生,被网友们抢救了过来。 抢救了鸿星尔克之后,这么网友们又纷纷转入别的企业。 他们转入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不好喝? 那是我的问题,不是蜜雪冰城的问题。 蜜雪冰城有虫? 别说有虫,就是有蛇我也敢喝。
捐款之后,蜜雪冰城销量暴增,店员求网友理性消费。
他们转入汇源果汁: 汇源果汁快倒闭,那就发起微博活动:救救汇源果汁。 一时之间,汇源果汁直播间被抢断货,主播直接说:我们没货了,拍下要15天之后发货,对不起。
有人总结中国网友的一天: 中午12点去鸿星尔克直播间抢鞋子,买完出来街上买蜜雪冰城,傍晚吃完饭来汇源直播间买果汁。晚上还要去网上骂吴亦凡,林生斌,我感觉这一天充实且有意义。 虽然这句话有点调侃、玩笑的成分,但却很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热情和爱心。 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国货,拯救像鸿星尔克一样的民族企业,让他们活下来,强大起来。 网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你把人民放心上,人民把你举台上! 你拯救我于危难之中,我必然涌泉相报。 只有中国人,才能拯救中国的企业。 这就是中国的百姓,从不多言,始终用行动表明一切。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必定倾囊而出。
02.
中国百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中国老百姓,在网上的行动感染了很多人,还有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就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更多的人。 暴雨导致高铁停滞,汽车无法通行,很多司机已经被困在路上好几天。 这时,一个河南大妈把饭菜做好,免费送给司机,她满脸笑容地招呼: 还没吃饭呢吧?快过来吃饭!
那一刻,大妈的笑脸驱散了我们对灾难的恐惧和绝望,亲切得像邻居家的妈妈。
两名参与救灾的男子到街边小摊买手抓饼,老板不肯收钱,还霸气“回怼”:“一分钱都不用给,快走快走!”
有人看到这一幕,感动到落泪。
老板后来解释说:我知道他们是咱们的英雄,参与了救援。这应该不止我们河南人这样,去哪个地方,我们中国人都是这样的。 还有郑州那个影院的老板,他免费容纳了将近一千人休息,甚至细心地拿出了电影院所有的排插,给大家充电报平安。
网约车司机杨俊魁在水位上涨之后,一直没有停歇,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去救人。 在近二十分钟里,他接连救下了五个人。 他说:从车窗里出来的,我能看见的,我一个都没落下,都给救出来了。 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后来被救的人员感谢他的大恩大德,他却觉得自己没做什么。 这便是中国的百姓。 拿命相救,却还觉得没什么。 灾难来临,我们抱团取暖,紧紧相依,没有一个人活成一座孤岛。 河南灾情,“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刷爆了朋友圈。 它是一个河南的大学生自发编辑好腾讯文档发布到网络上,进行救援信息收集。 在这一天多的时间里,一位84岁的老人被成功救援; 被困一天没喝水的孩子得到了救助; 一位被困几小时待产的孕妇被送到了医院……
这些红红绿绿的救援信息,牵动无数人的心。 从来没有感受过,网络的力量如此强大,我们的人心竟是如此团结。 陌生人帮陌生人,你帮我,我帮你,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无援的。 没有组织,我们创造组织; 没有援助,我们给你援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不是普普通通的文字,而是在天灾中汇聚的星星,无数个微弱的星光聚在一起,变成了星河。 这便是中国的百姓,在大灾大难中,最好的样子,最勇的担当。
03.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张图片。 疫情中的西班牙,因为医疗设备不够,只能拔掉65岁以上老人的呼吸机。 老人们站在走廊里,无声地哭泣。
那些无助,绝望和心痛,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强烈的控诉。 可是今天,我看到河南灾情的一张照片。 暴雨中,一个师傅开着自己的铲车冲入大水中救人。 而那台铲车上被救的每一个人,眼神坚定,充满希望。
这张照片,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 我顿悟了。 这就是我们和外国,最大的不同。 我们的百姓,内心里有一股强大的自信。 我们深信:祖国不会放弃我们。 我们深信:人的力量可以抵御灾难。 每一个人,都有着强烈的主观能动性,用“小我”的力量,去推动一点点的改变。 民族企业要沉没了,我来捞; 灾难来临时,我来挡; 国人有危险,我来救! 他们永远是这样,让人放心,让人安心。 中国的百姓,共赴国难的家国情怀,比任何国家都高。 但,他们永远都那么谦逊。 做了好事不留名,只是摆摆手“叫我中国人”; 冒着生命危险救人,却笑着说:只是“举手之劳”; 受到表扬,也只是羞涩地说:没有那么好,只是没那么自私。 我们从不大声叫嚷,从不虚张声势,却在灾难来时,毫不吝啬地展现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和正义。 写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 为这个可敬的国,为这群可亲的人。 有这样好的国家,我们怎能没有信心? 有这样好的民众,我们怎会绝望?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这就是我们中国老百姓。
《觉醒年代》里,辜鸿铭老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中国人身上有其他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 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在天灾面前,这种感觉尤甚。 平顺的日子里,我们勤恳工作,安心生活。 一旦灾难来临,我们便紧紧地抱团,用温暖的血液,去感染身边的一个又一个同胞。 这一夜,大雨冲垮了我们的家园,但冲不垮我们对抗灾难的意志;这一夜,整个城市在洪水中沦陷,但依然无法阻挡我们奋战的步伐。 我们这个国家,不信神明,不设庙宇。因为我们的英雄,是你,是我,是一个个平凡普通的自己。 这背后,是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深沉的爱。 好样的,中国人!
郑州地铁5号线被困人员口述:车厢外水有一人多高,车厢内缺氧
7/20/2021
7月17日开始,郑州出现罕见的降雨。数据显示,郑州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建站以来),单小时降雨量超过日历史极值。近三天郑州的降雨量,接近常年一年的量。
道路上有车辆被大水掀翻,不少楼的一楼也被大水倒灌。列车停运,公共交通受阻,不少人被挡在了回家的路上。
7月20日,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当日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海滩寺街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列车停运。暴雨雨水倒灌入地下隧道和5号线列车内,乘客困于车厢中。其间,不断有5号线列车内的消息及视频传出,车厢内水漫至胸部乃至头部。
救援人员接到群众报警后迅速抵达现场。截止到7月21日03时10分,地铁隧道内被困人员已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根据官方数据,此次事件共疏散群众500余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送医。以下是其中一位被困人员的口述。
7月20日下午,我从郑州地铁5号线的中央商务区站上车准备回家。可能因为雨天,所以这一站人并不是很多。这趟地铁走得也不顺畅,从黄河路站开始,列车出现紧急停靠等情况。当时沿路也一直还有乘客在上车,所以我也没有觉得发生太大的问题。
事故是在海滩寺站与沙口路站间发生的。其实在列车抵达海滩寺站的时候,就已经采取了紧急停靠的措施了。但后面列车继续往前开。当时以为很快就能到沙口路站。没走多久,列车又再一次停靠了。
从车厢往外看,已经能看到两边的水急速地向上涌去。那个时候列车长从车厢的最前面走到了最后面,走动的过程中也看到他不停地在与地面进行联系。列车长还尝试着将列车重新开回海滩寺站。但当时可能是因为地铁有一套自动保护的设计,列车已经锁死在铁轨上面,没有办法移动。当时铁轨上溅起了火花。
逐渐地,水开始灌进车厢内。起初,车内人们大都是在车尾聚集,但因为地铁行进路线是由东往西,那一片地势东低西高,车尾水流的上涨速度明显高于车头的部位,所以我们跟随着列车长的指挥,一直往车头的部分走。走到车头的时候,列车长打开了最前面的一节车厢门。
我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地铁是有内部的人行通道的。当时大家听着列车长的指挥,抓住栏杆,沿着地铁轨道继续向外走。当时应该已经距离沙口路站很近了,我感觉可能就两百米多一点的样子。走在最前面的那一小部分人已经到了相对安全的位置,但是后面来的水很急很猛,而地铁下面的那个人行通道非常窄,人多且挤,大家根本就过不去,大部分的人走到一半就只能被迫回到车厢里。列车长也将车门关闭并不断地联系地面,等待救援。
在被困在地铁里那段时间,至少在我的那一节车厢里,整体的状态还是不错的。可能也是我比较胆小吧,最开始看到车尾进水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哭了,不出声,但眼泪就是不停地往下掉,周边也有哭的、焦躁的,同车厢的人也会来安慰、安抚。有一个姑娘,在车厢中一直维持大家的秩序,也一直在安抚我们的情绪。大家也都像是约定好了,尽量不说丧气话。再到后来,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保持沉默,以求保持体力。
大家都在努力尝试各种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拨打119、110、联系家人朋友请求援助……但收到的消息大多不尽人意。可能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联系救援力量,这些电话被打爆了,外面的家人、朋友们都很难联系上他们。
好在后来车厢里面有一位女士联系上外面的救援力量。联系上之后,她一直在向车厢里面传递救援人员的动态以及部署情况。比如救援人员已经到达出站口,消防官兵将救援用的绳子拉开,将防洪用的沙袋垒起来这些信息。
最可怕的时候是在晚上九点左右,当时窗外的水已经差不多一人多高了,向后看,车厢后半截水也已经到顶,大家都向前聚在前三节车厢,我当时处于1、2节车厢的中间处,算是人群的中间位置。水继续漫上来,人群后半截,水流基本已经漫到了脖子,最前面的部分也都到了胸口的位置。这个时候车厢开始出现缺氧的状况。身边陆续有人出现缺氧、低血糖的症状,有人发抖、大喘气、干呕。当时车厢内还有孩子、孕妇、老人,大都因为久泡水中体力不支,出现各种身体状况。
当时还记得那位一直在为我们传递外面救援信息的女士说了这样一则消息,说政府已经在后方开始抽水。但是当时的我觉得一台、两台的抽水机根本顶不住这么大的水。所以当时听到这一段话的时候,就真的是感觉到绝望了。当时自己真的非常害怕,当看到车厢外的水位越过头顶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了出不去的准备了。
我的电话也一直打不出去,但是网络还断续能够用上。当时手机只剩不到30%的电,为了减少耗电量,我关闭了几乎所有的程序,只留下一个微信,给家人、朋友发信息。当时我还不敢和爸妈说,只敢给表哥、表姐还有朋友发消息。21时之前,我还不断地拜托他们联系救援人员,但在看到水位过了头顶之后,我和他们的消息记录中基本都是交代的一些身后事了。
车厢里,我能很真切地感受到周围的人那种恐惧的情绪。车厢里还出现了些许的骚动,在水位差最明显的时候,有人冲动想直接砸开车厢的玻璃门,但是有一位大叔带头出来制止了他。真的十分感谢这位大叔,考虑到当时车内外的水位差,如果不是他来制止,车窗一旦贸然砸开,水必然会涌进来,车内外的水压差肯定也会压得人无法逃生。
后面事情出现了转机。在车厢外水位达到最高值之后,水位线就好像一直保持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同时,我们的车厢也因为水流冲击出现了偏移,呈现出一边高一边低的状态。向上翘的一侧,车厢窗户暴露在水体之外。当时人们就提议,用车厢内的灭火器砸处于高处的车厢的窗,而不是砸门。前面一节车厢的车窗砸开后,缺氧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大家开始逐渐地恢复正常呼吸,外面的水位也没有继续上涨。我们处在车厢前面的人也不断地在向后传话,让他们用灭火器凿开车窗。起初只是一两个声音在喊。逐渐,我所在的这节的车厢中,声音逐渐汇聚在一起“用灭火器砸车窗”。
也大约是那个时候,救援人员出现在车厢外面。他们最先通过凿开的那处玻璃窗,将破窗器递到车厢内。车厢内里面大家也在接力将破窗器向后传递。
我因为处在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所以也不太清楚后面的状况,只记得往后看黑压压一片都是人。随后,救援人员把前面的车长车厢打开了,并尝试从车厢外侧砸玻璃,但当时由于凿打玻璃过于费力,且前面的车厢也已经打开,他们最后也没有继续下去。大家陆续从前面的车厢疏散出去。
最先救出去的应该是两三名孕妇,因为长时间泡在冷水里,她们都是虚弱到缺氧的模样。之后救出去的是孩子,再之后是女生,我算是女生当中出去比较早的。虽说当时外面的水流相较之前已经平稳了许多,但是依旧很急,尤其是在由车厢到人行走道这一短距离,水流非常急。救援人员主要是在车厢和扶手处开展救援,他们在车厢外将我拉上来,下面车厢里有乘客自发地站在出口处托我一把。全靠他们的一托一拉,我才能逆着水流出来。从车厢和激流中脱身后,走大约十来米,水位就退到小腿以下比较安全的位置。而在通向出站口的约200米的距离中,我们基本上是相互搀着走,能走的搀着不能走的,跟着前面指引的救援队员。
网络视频截图
到了出站口,也能看到很多救援人员在那里挡着洪水。他们也会指引我们踩着他们拉的线,让我们踩着过去。出站的时候能见到很多人在和你逆着方向走,有救援人员,有医护人员,有地铁员工,还有很多我不太能辨别职业的人,在往车厢那边去。也能看到指挥人员焦灼地不断在打电话,还有穿着地铁制服的员工询问你是否有不适的情况出现,通道一旁也架起安置用的椅子和床。我出站的时候还见到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她的孩子,孩子没什么事,母亲则是明显的缺氧状态,十分虚弱,可能因为一直在护着孩子。
从开始被困到撤离到安全区域,前后约4个小时。出站后,因为那一片的道路依旧处于被淹的状态,我担心窨井盖被冲掉,也担心漏电情况出现,我还是没能回家,只能在朋友家住下。
专家预测中国出生人口或跌破千万 建议越早放开生育越好
4/19/2021
中国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在“十四五”期间(2021年至2025年)有可能会跌破1000万大关,并建议中国放开生育越早越好,但在调整生育政策的同时,更应关注生育政策配套的完善。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在接受中国第一财经的访问时说,在生育政策没有调整的情况下,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十四五”期间的年出生人口很可能跌破1000万大关。主观原因有,现在人们的生育意愿中,一部分人怕生,也有一部分不想生,整个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客观原因为,育龄妇女数量在减少,意思是可以当母亲的人减少,再加上现在不少人的婚恋主动性又不够,婚期越来越推迟,结婚年龄大都在30多岁左右,每年的实际育龄妇女也就更少了。
董玉整分析,这几年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太快了,“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一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如果不到1000万的话,这是一个什么比例?分到31个省份,每个省才多少数量?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可能用不了几年,我们的总人口数量就可能出现负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全国出生人口在2019年为1465万人,仅为1987年(近40年人口出生最高峰年份)的58%左右。2020年的相关数据尚未公布,但受冠病疫情等多因素的影响,多个城市发布的数据下滑幅度均达到一至二成。
董玉整说,现在大家的分歧是,究竟是先放开三胎,还是直接实行自主生育,“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要再像‘挤牙膏’一样,今年搞放开三胎,明年再搞放开四胎,这就没必要了。就是要直接实行自主生育,越快放开越好。现在形势已经很严峻了,而且人口发展一旦出现大的趋势性问题后,就很难逆转了。早一点放开,就有早一点的优势。”
虽然现在不想生育的人越来越多,但董玉整认为,政策是否出台所造成的影响还是不同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既要关注生育政策的完善,更要关心关注生育政策的配套完善,这才是关键。”
“现在,关键是要分析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想生这个问题。”董玉整说,“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生育、养育、教育、托育成本太高,在时间精力、经济等方面都顾不过来。与其说不想生,实际上是不敢生。在现在的年轻父母中,生育的意愿并没有很好地被释放出来,所以很大程度上还是生育政策的配套问题。”
董玉整也说:“我们只有把生育、养育、教育、托育等人民群众所关心、所纠结的现实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好,把我们的年轻父母从生育、养育、教育和托育等环节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这样的生育政策才能真正起到释放生育动能的作用。”
董玉整分析,现在年轻的小两口都要上班、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养育孩子。这也是为什么要把托育服务提高到一个高度的原因。通过努力,要有一个机构力量能够把年轻父母从带孩子中解放出来。在教育方面,现在小孩子时间很紧,休息不够,父母搞得很紧张,没有时间休息,学校里很多课程,很多任务,放学回家还要叫父母去做,把父母全部拴住了,这样怎么行?所以教育也要改革,要把父母解放出来。各种培训班、补习班也要规范和减少,不然负担太重了,也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报道称,中国还要努力实行包括家庭税收政策、弹性坐班制等积极措施。董玉整说:“这些都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撑,从各个方面解除年轻父母的各种后顾之忧,增强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能力,增强家庭的综合发展能力。这样,我们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才能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否则,仅仅停留在放开生育政策层面是不够的。”
10 million newborns registered in China in 2020, falling below warning level, experts warn
By Wan Lin and Cao Siqi
4/19/2021
Experts warned that the birth rate in China has crossed a warning level after a recent report from the public security authorities showed that the country registered only 10 million newborns in 2020, 15 percent down from the figure in 2019.
According to a report published by a research center under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n Monday, the number of newborn babies registered with public security organs was 10.03 million last year. The number in 2019 was 11.79 million.
Though the exact number of new births will not be announced until April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BS), He Yafu, an expert on population issues, said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births in 2020 was around 12.54 million based on the estimated ann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ate in China, which is about 80 percent.
There has been a declining curve of yearly new births in China– 17.86 million, 17.23 million, 15.23 million and 14.65 million in 2016, 2017, 2018 and 2019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by the NBS.
“The low birth rate in China has reached an alarming degree, but it is not a surprise,” Mu Guangzong, a professor from the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 at Peking University, told the Global Times on Tuesda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cline is the low desire among young couples to have children due to the high cost of supporting a child, he said, noting that for many young couples, the general housing and education polici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s a whole do not encourage them to have kids.
The increasingly unbalanced sex ratio of Chinese people may also be a factor in the decline, he said, as the growing number of single people will squeeze the marriage market in the country.
Among the 10 million registered newborns in 2020, boys account for 52.7 percent.
China’s total male population was 715.27 million at the end of 2019, outnumbering the female population by 30.49 million, according to the NBS.
Minister of Civil Affairs Li Jiheng said in December 2020 that China’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had entered a critical turning point.
In an article on the national strategy to tackle the aging population, Li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come up with more guidance to raise the fertility rate and keep it within an appropriate range so as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labor for the country.
Source: 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102/1215423.shtml
人口开始负增长,韩国会成为第一个消失的国家吗?
来源:新京报 | 作者:谢莲
4/19/2021
会有国家因为持续的低生育率而消失吗?有专家认为,韩国正面临着这样的风险。
近日,关于“韩国正在消失”的讨论甚嚣尘上。支撑这一论断最主要的论据就是,韩国2020年的生育率跌至创纪录的0.84,为全球最低。
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今年3月新学年开始,韩国多地出现了因缺少生源而关闭学校的现象。即使是在人口最稠密的首尔市,也有近两成小学新生不足50人。而在去年,韩国小学、初中、高中共有30所学校因入学新生数量减少而关闭。
早在2006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人口学家大卫·科尔曼(David Coleman)就曾发出预警,随着出生率持续下跌,韩国可能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自然消失的国家。当年,韩国的生育率为1.17。
这样的预警并没有“恐吓”到韩国民众。之后的十余年间,韩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2018年就已跌破1,2020年则跌至0.84。低生育率带来的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根据推测,到2055年,韩国的养老金将全部耗尽;到2065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劳动年龄人口。而如今,韩国是否会因为持续的低生育率而消失,已经引发了真切的关注。
会有国家因为持续的低生育率而消失吗?有专家认为,韩国正面临着这样的风险。
近日,关于“韩国正在消失”的讨论甚嚣尘上。支撑这一论断最主要的论据就是,韩国2020年的生育率跌至创纪录的0.84,为全球最低。
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今年3月新学年开始,韩国多地出现了因缺少生源而关闭学校的现象。即使是在人口最稠密的首尔市,也有近两成小学新生不足50人。而在去年,韩国小学、初中、高中共有30所学校因入学新生数量减少而关闭。
早在2006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人口学家大卫·科尔曼(David Coleman)就曾发出预警,随着出生率持续下跌,韩国可能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自然消失的国家。当年,韩国的生育率为1.17。
这样的预警并没有“恐吓”到韩国民众。之后的十余年间,韩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2018年就已跌破1,2020年则跌至0.84。低生育率带来的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根据推测,到2055年,韩国的养老金将全部耗尽;到2065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劳动年龄人口。而如今,韩国是否会因为持续的低生育率而消失,已经引发了真切的关注。
“不生孩子也很正常”
五六十年前,阿熙的奶奶生了四个孩子。
二三十年前,阿熙的妈妈生了三个孩子。
出生于韩国首尔的阿熙今年28岁。她有一个稳定的男朋友,但暂时没有结婚的计划。至于生孩子,阿熙觉得还有点遥远。
“这样的家庭情况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很普遍,爷爷奶奶辈基本上都有五六个孩子,爸爸妈妈辈两三个,但到我们这一代,生得晚、生得少甚至不愿意生的情况越来越常见。”阿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这一情况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韩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
今年2月24日,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新生儿数量为272400人,比2019年少了10%。总死亡人数则达到305100人,首次超过了新生儿数量。这也就意味着,韩国首次出现人口自然下降的现象。
在人口下降的背后,是该国不断下跌的生育率,也就是平均每名女性一生生的孩子数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的生育率一度超过6。这段时间,韩国政府甚至开始控制生育。此后,韩国生育率几乎呈直线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初就跌破2.1——这个数字是保持人口稳定的生育率。
2018年,韩国生育率跌至0.98,2020年继续跌至0.8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80多个国家中,韩国是生育率最低的国家。
首尔是韩国生育率最低的城市,仅为0.64。首尔市政府3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最新统计人口为991万,这是首尔市人口自1988年突破千万大关后首次跌破千万。
作为韩国首都,同时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城市,首尔的情况是韩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一个缩影。据韩联社报道,首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2020年人口下降的大趋势下,首尔0-4岁的儿童人口减少了10.26%,而85-89岁的老年人口增加了11.42%。
韩联社指出,韩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出生率下降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迟甚至放弃结婚、生子。在首尔市,仅有1-2名成员的家庭占比达到63.8%,比2019年再次上升了2%。从整个国家来说,大约40%的家庭都是单人家庭,高于其他任何一种家庭形式占比。
生育率持续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韩国人关于结婚生子的观念正在逐渐改变。
33岁的媛瑛是首尔市991万人口中的一员。她和男友已经登记结婚,预计将于今年7月举办婚礼。但谈到生孩子的问题,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她也不认为生孩子是必须做的一件事。
“我觉得生孩子是人生当中最重大的一份作业,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下手。”媛瑛说。在她看来,“不生孩子也是没问题的”这样的想法已经开始慢慢地在韩国社会中传播,她身边的女性朋友们结婚、生子的意愿都不是很强烈,“女性不生孩子已经很正常了”。
她不是唯一一个这么想的女性。现年32岁的炆敬居住在韩国釜山市,目前单身。她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现在韩国单人家庭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人结了婚也不生孩子。此外,和以前相比,晚婚或者不结婚的人也越来越多。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董向荣对新京报记者表示,20世纪50年代战争结束以后,韩国迎来“婴儿潮”,那段时期几乎每个韩国女性都要生五六个孩子,这个情况非常普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活动参与率的提升、女权意识的觉醒、控制生育的意愿和手段增加、社会福利的扩张等,出生率下降也是非常正常的。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类似。
但为什么韩国会成为生育率最低的国家呢?董向荣认为,一方面,上述这些共性影响因素在韩国变化尤其迅速和剧烈。另一方面,韩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因素,比如传统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男女不平等现象根深蒂固,育儿等家庭责任主要由女性承担,生育对女性求职就业的负面影响严重,外来移民较难融入等等。
此外,近年来韩流文化的盛行,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董向荣称,偶像剧看多了,年轻人对于爱情、婚姻、生育有了超乎现实的期待,入戏太深,假想自己是男主或女主,一定要遇到“男神”、“女神”才考虑结婚,有住大房子、开豪车的生活质量才考虑结婚,否则就宁愿单身。“但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之间,落差是很大的,有容貌上的落差、经济上的落差、情感上的落差,这种落差会让很多人失去谈恋爱、结婚、生子的欲望,也就是进入‘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的‘三抛时代’。”董向荣说。
“年轻人贯穿始终的焦虑”
晚婚、不婚或是不愿生孩子的背后,是当代年轻人身上的压力在加大。
媛瑛对记者表示,她暂时没有考虑生孩子的原因有很多,但“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媛瑛目前是首尔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产品经理,收入尚可,但非常忙。在她看来,目前的年纪仍然是努力工作搞事业的时候,但如果有了孩子,工作上必然会受到很多限制。此外,她和丈夫刚刚在首尔买了新房,目前经济状况也不算宽裕,因此她不认为现在是生孩子的最佳时机。
“买房难”绝不仅仅是中国年轻人面临的问题,韩国年轻人也很“难”。据路透社报道,自2017年5月以来,首尔市中等公寓的房价飙升了60%。虽然韩国政府多次出台调控政策,但不仅未达到预期目标,反而进一步推高了房价。“买房难”已经成为韩国总统文在寅面临的一大政治难题。
“找工作难”也是一大难题。据韩国统计厅数据,今年1月,韩国失业率达到5.4%,创下21年来的最高值。其中,青年群体的失业率达到了9.5%。
董向荣指出,在韩国,当代年轻人的焦虑几乎是贯穿始终的,从小的时候要上好的小学、中学,到削尖脑袋考入最好的大学——“SKY”(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再到毕业后要找好的工作——集中在三星、现代、LG等大企业和律师、医生等职业领域内,然后是找理想的对象,以及结婚、生子、养老等。没有好的教育背景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单位,找理想的对象就更难了。所以妈妈们天天陪着孩子上各种课外班,高考前妈妈们涌到寺庙求香拜佛,请佛祖保佑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所有这些都是压力使然。
此外,韩国人口虽然进入下降阶段,但大城市房价还在不断上涨,这让很多年轻人基本上看不到买房子的希望。再加上对下一代的期待高、养育成本上升,这些都加剧了年轻人不想结婚生孩子的想法。“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韩国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但为什么就是高兴不起来?因为每个人好像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在前行。”董向荣说。
炆敬也表示,经济条件是她在决定是否生孩子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有了足够的经济条件,才能让孩子在更好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炆敬认为,生孩子是个人的选择,但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感,“如果无法对自己的孩子负责,那就不应该生”。
“生娃影响女性工作”
在韩国,性别不平等问题突出也是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原因。
董向荣指出,在东亚的社会文化传统中,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是较低的,而这个问题在韩国尤为严重。女性的就业率、工资都比男性要低很多,因结婚生子而失去工作的情况也非常多。而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女权意识的增强,女性结婚和生育的意愿必然会降低。
据韩国KBS新闻报道,2019年,韩国女性收入比男性低32.5%。调查显示,超过40%的韩国女性表示,自己曾因为怀孕、生产或育儿辞去工作,而男性因为这些原因辞职的比例仅占到0.4%。
而新冠疫情显然加重了韩国性别不平等的问题。韩国劳动研究院一项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56.3%的女性表示她们工作量大大增加,因为她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好家庭;在因为家庭事务请假的人中,62.1%是女性;33.5%的女性称她们包揽了所有家务。此外,女性的失业率也要高于男性。
这也是多位韩国受访者暂时不考虑生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媛瑛表示,生孩子对于工作女性而言无疑是个挑战,有了孩子之后,很难自由地去工作、去闯事业,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被迫辞职。她认为,目前自己正处于努力挣钱的阶段,“已经无法想象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的人生,但是可以想象没有孩子的一生”。
韩国总统文在寅也早已意识到韩国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今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文在寅就曾表示,韩国在性别平等方面的表现“令人羞愧”。他表示,政府要以身作则,打造女性可以在各个领域获得平等待遇和积极发挥领导力的世界。“为防止女性工作经历中断、让女性在更多地方拥有更多工作机会后,才能更快实现包容性恢复和发展”。
据《外交官》杂志3月12日报道,当前,韩国正面临着劳动人口下降、总和生育率持续降低的问题,女性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是一项“未充分利用的资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一项研究指出,在2025年之前,如果能实现劳动力性别平等,GDP可以增加24%。
政府的“有心无力”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教授、老龄化中心主任贝斯图(Stuart Gietel Basten)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韩国持续的低生育率带来的,是整个国家的人口增速放缓,甚至开始负增长。与此同时,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凸显,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从21世纪初开始,韩国政府就开始采取各种举措鼓励民众生孩子,希望能够提高生育率。具体措施包括为多生家庭提供经济资助,增加生育女性的社会保障服务等。然而,跌下去的生育率想要再次提升,非常困难。
文在寅上台之后,也多次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提高育儿补贴等。去年12月中旬,韩国政府正式制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社会基本计划”。根据这一计划,韩国政府将从2022年起,向有0岁-1岁婴儿的家庭每月提供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18元)的育儿补助。
此外,韩国政府将会一次性发放200万韩元的生育补贴,让父母双方可以为未满12个月的子女申请3个月的育儿假,每人每月最高可获300万韩元的育儿津贴,以此避免“丧偶式婚姻”、鼓励夫妻双方共同“育儿”。
炆敬认为,虽然政府为了提高生育率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是无法解决问题。在她看来,目前年轻人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住房和就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很难真正刺激年轻人生孩子。
“其实和中国情况差不多,奶奶、妈妈辈的时候,普通的上班族也是可以买得起房子的。但随着房价的上涨,现在的年轻人上十几年班说不定也还是买不起房。经济压力太大,自然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生孩子了。”炆敬说。
贝斯图认为,韩国的低生育率其实是就业、买房、文化传统、性别差距、高期待值等多方因素综合导致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韩国所特有,只是韩国在这些问题上可能更加严重。事实上,他认为,韩国低生育率最大的原因还是韩国体制制度的问题。
他举了个例子。在韩国,首尔、釜山、大邱、光州等大城市的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但行政首都世宗市的人口却在增长,是少数生育率保持较高位的城市。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为行政首都,世宗市的人口很多都是公务人员,他们有好的工作、好的社会福利、可负担的房子,生活非常稳定,所以他们比较乐意生孩子。
“这也是为何韩国政府投入了很多,但并未带来太大实质性改变的原因,因为导致低生育率背后更重要的体系性、文化性问题并未得到改变。”贝斯图说。
韩国会消失吗?
人口开始负增长,韩国会消失吗?
贝斯图认为不会。在他看来,一些城市可能会因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外迁等因素消失,但一个国家不会因为低生育率而消失。
贝斯图指出,随着人口开始负增长,一些趋势会逐渐出现反馈效应,给整个社会带来改变。“目前情况下,进入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买个房子很难,但未来如果人口减少,这些事情可能就会变得更容易了。虽然不知道是10年、20年还是50年,但这些情况肯定都会改变”。
过去十余年间,韩国的人口增速一直非常缓慢。2019年,该国人口仅增长0.05%。2020年,韩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
韩国汉阳大学社会人口学教授Doo-Sub Kim 2019年曾撰文指出,韩国人口已出现下降趋势,预计到2067年将降到3929万左右,大约相当于1982年的人口。目前,韩国的人口为5200万左右。
除此之外,韩国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之一,预计到2040年代初期就将超过日本和其他发达西方国家。据估计,到2065年,韩国65岁以上的老人将占到人口的近一半。
董向荣指出,老龄化、少子化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养老金体系能否支撑得住、劳动力不足怎么办等。此外,随着整个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经济转型、社会活力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她也不认为韩国未来会因此消失。她说,韩国的生育率确实在下降,但已经引起韩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警惕。韩国会做出一些政策调整,以遏制当前生育率大幅下降的趋势。当生育问题已经从家庭决策转化为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政府和社会将不得不承担更大的育儿成本,降低家庭的负担。当前韩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刺激措施,但是显然力度还不够,不足以抵消生育意愿的下降。未来如果措施得当、力度足够大,即便不能逆转,也可能会减缓出生率下降的趋势。
事实上,生育率下降绝不仅仅是韩国一国面临的问题。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生育率就一直处于稳步下降的过程中。1950年,全球生育率大约为4.7,而目前大约为2.4。世界经济论坛此前指出,到2050年,全球大约有151个国家生育率低于2.1——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认为这个生育率是保持人口稳定的最佳数字。
其中,东亚的问题尤为突出。《日经亚洲评论》3月13日报道指出,东亚地区已经进入人口减少期,比此前预计的提前了10年。日本是第一个出现人口持续下降的国家,如今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出现人口自然下降的趋势。
此前,许多人口学家认为,韩国预计将从2025年或2030年开始出现人口下降趋势,中国台湾预计从2030年开始人口下降,中国大陆预计从2032年开始人口下降。但如今,这一趋势提前了近10年。
《日经亚洲评论》指出,东亚地区人口快速下降或将导致出现“人口悬崖”,即出生率下降和老龄化加剧同时出现的现象。而这或将对该地区中长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日本经济学家野木森稔称,“和日本相比,亚洲其他地区人口下降的速度更快,而由人口爆炸式增长带来的经济增长也将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