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出国8个回,中国留学生怎么了?




10个出国8个回,中国留学生怎么了?

来源|无相财经

9/26/2022

这两天,教育部召开了一个发布会,说从2013年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有8成的人选择回国发展。
在2020年,数据显示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猛增33.9%,增幅远高于2019年(5.3%)、2018年(4.3%)的同比增幅。这实在是出乎意料,毕竟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大部分出国的学生基本就在国外“润”了,为什么还要回来呢?是国外待遇不好?还是国内的吸引力提高了?还是因为国外疫情,很多人怕出去?答案或许和你想的都不一样。

01

留学生为什么要回国?一个留学生的高赞回答是:

自己不够行,别人太行了。
比如,在英国找工作对于绝大多数的留学生来说,都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任务。
2022年,申请英国留学的人数按照国别划分的话:中国10.6万,印度8.2万,尼日利亚3.1万。
这三个发展中国家占到了一半的数字。

但是,在申请工作签证上,中国的排名却大大掉队了。

印度3.5万人,尼日利亚5.4k,中国1479人。

1479/10.6万=1.39%。

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读书,且能留下工作的人,不足2%。

问题在哪里?
一方面,是语言关。相比被英国殖民的印度人和英语系国家留学生来说,中国留学生在语言关,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是专业关。中国留学生到英国留学,大多就读经济、管理类的文科专业,或者艺术、商科专业,但是英国本土人士已经占据了这些科目的就业岗位。

留给海外留学生的,多是实打实的工科、理科。

在这一点上,中国留学生也很难和印度人竞争。

文科类竞争不过本地人,理工科竞争不过外国人,这就导致大量的留学生在当地混不到工作,只有回国。

02

除此之外,我国的留学生群体,也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
总体而言,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出去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占比也越来越大了。

很多高中出去的学生,很大一批是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甚至有一大部分比例都是中考就被淘汰的。家长知道这样下去什么都考不上,好在家里还有点小钱,就送出去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年,这类群体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也有那种优秀的,比如谷爱凌。相比于研究生出国,博士生出国,低龄群体出国的含金量相对要逊色许多。

总的来说,学历越低,越容易出去,花费成本越多,水分越大。学历越高,越难出去,花的成本越少,水分较低。

此外,很多学生出国留学并不是为了留在国外,仅是为了拿到学位,不和国内的高考、考研大军一起卷,这个比例也是非常大的。国外的工作待遇虽好,但也不是想找就能找。
就拿计算机这个领域来说,想要拿到offer,得付出太多太多的努力了。

比如,国内可能投10-20个公司,就可以拿到好几个面试。

但在北美求职,投200家公司,给你的面试只有1-2个。而且面试和考编制一样,也是需要考试的,是需要你拿出成果的。

想找关系或者凭借运气得到工作,几乎不太可能。

我搜集了下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根据在美留学阶段的不同:博士绝大多数(80+%)可以留下来;STEM硕士(30+%)可以留下来(如果不继续读书的话);STEM硕士(10-%)可以留下来(如果继续读书除外);本科(5%)可以留下来。

很多硕士学历以下的人,基本是出于无奈,才回国找工作的。
从教育部另一份数据看,每年留在国外的人一直都保持在12万左右,数据很稳。

也就是说润出去的人数量很固定,只是含金量不足的留学生把分母扩大,“方鸿渐”越来越多了。

03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主动回来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很多中国人去了国外发现,文化、饮食、娱乐等等都不习惯。

还有一些家长因为看到国内媒体转述报道,认为国外疫情很危险,希望自己的子女回来。
不过,这部分群体并不多。事实很残酷。

我们中国的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大部分还是选择留在了美国,因为他们能留下来。
而本科和硕士大部分选择回国,因为他们留不下来。

高等人才外流,中等人才因为国外不要才回流。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是,人才流失量减少了,孩子们知道报效祖国了。

挑战是,高端人才还是不愿意回来。


大国竞争,就是人才竞争。

对于政策层来说,真的要想办法研究对策。

想办法多给高端人才一些实际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减少工时和不必要的996,这才是让他们愿意回国建设的根本动力。

不要让清北双非和专科一样,毕了业之后,你去搞证券,他去街道办,我去大厂卷,殊途同归。

Source



习普会后中方态度转变 专家: 习多年来最谨慎低调一次

纽约时报

9/17/2022

习近平对乌克兰战争的“担忧”凸显中俄关系局限性

ANTON TROIANOVSKI, KEITH BRADSHER

2022年9月16日

在俄罗斯官方媒体发布的一张照片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四在乌兹别克斯坦会晤。 POOL PHOTO BY ALEXANDR DEMYANCHUK

总统普京周四承认,中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存在“疑问和担忧”,这是一个虽然比较隐晦但值得注意的表态,表明莫斯科缺乏其在世界舞台上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伙伴的全力支持。

周四,普京会见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这是他们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习近平自疫情暴发以来首次出访。然而,在俄罗斯努力从上周在乌克兰东北部遭遇耻辱性的军事挫败中恢复之际,两位领导人并没有表现出对抗西方的欧亚团结,而且在公开讲话中的调子也不一致——习近平对乌克兰只字不提。

“我们高度赞赏我们的中国朋友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公平立场,”普京在会议开始时的电视讲话中说。“我们理解你们在这方面的疑问和担忧。”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将近七个月,而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地区峰会期间,普京发现自己陷入了严峻的政治困境。在战场上,俄罗斯本月已经失去了2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决定性地战胜受到西方武装的乌克兰的可能性从未如此渺茫。在国内,普京因军事进展缓慢而面临一些支持者的罕见批评。



在国际上,随着西方继续加大对克里姆林宫的制裁,普京周四看到习近平明显拒绝公开支持他的战争,尽管在俄罗斯入侵前三周,习近平曾承诺两国之间的友谊“没有止境”。

周四,一名乌克兰士兵在乌克兰巴拉克利亚摧毁了俄罗斯军用车辆。 NICOLE TUNG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方在会晤后的声明中表示:“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努力,体现大国担当,发挥引领作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对于研究中国政府公开表态的弦外之音的学者来说,这听起来像是一种含蓄的谴责。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教授谢尔盖·拉琴科表示,该声明似乎是在向“俄罗斯人发出谴责,他们的行为不像一个大国,他们正在制造不稳定”。北京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说,这是“习近平多年来对两国战略关系最谨慎或最低调的表态”。

虽然习近平在镜头前对乌克兰只字未提,但在周四的会晤中,普京支持北京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使得这种不一致更显突兀。北京声称对自治岛屿台湾拥有主权,上个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支持台湾抵抗来自北京的压力,使紧张局势加剧。

尽管如此,因战争而受到西方制裁的莫斯科正在寻找新的进出口市场,中国仍然是它的重要生命线。中国增加了对俄罗斯能源的采购,同时向俄罗斯出售更多汽车和其他一些商品。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说,这种支持“对俄罗斯非常重要”,他还说,他相信克里姆林宫“很清楚”中国支持的限度所在。




在周四的一对一会谈之后,习近平和普京还与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举行了联席会议,蒙古国正在就建设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进行谈判,以便俄罗斯能够将更多的西伯利亚天然气卖给中国,而不是欧洲。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已接近达成协议,每年通过计划建设的管道向中国出售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与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现已闲置的北溪2号管道的输送能力大致相当。然而,建设这样的管道需要数年时间。

“我们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完全一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谈到普京与习近平的会谈时说道,并称这次会晤“很棒”。他承诺,俄中官员将在下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密切协调。

本月,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在俄罗斯奥伦堡地区的加工厂。 随着欧洲市场份额萎缩,中国成为了俄罗斯天然气的买家。 ALEXANDER MANZYUK/REUTERS

虽然中国的官方媒体最近几个月一直在附和俄罗斯的宣传,但中国远没有全力以赴地支持俄罗斯的战争及其与西方的冲突——普京称这种对抗事关俄罗斯的生死存亡。据美国官员称,今年截至目前,中国似乎没有向俄罗斯运送武器,迫使莫斯科向伊朗和朝鲜购买军事装备。而且,它也几乎没有帮助俄罗斯规避阻止其进口西方先进技术的西方制裁。

加布耶夫说,“获得西方技术、西方市场和西方资金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这解释了为什么习近平不准备给予俄罗斯更多支持,以防西方制裁北京。




美国官员表示,俄罗斯和中国都认为对方在挑战西方方面很有用,但普京和习近平的相互支持不会超出一定程度。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正在为其战争努力向中国寻求物质援助。但美国官员本周表示,他们还没有看到中国提供任何此类援助。

“引人注目的是,普京承认习主席对俄乌战争存在担忧,”普莱斯说。“中国有这样的担忧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普京总统会承认。”

拉琴科说,普京切断了与西方的联系,这“严重削弱了他对中国的影响力”。他说,中国政府似乎认为这场战争是一种有害的发展,部分原因是它导致的全球食品和能源市场动荡“创造了一种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

“普京非常鲁莽,”拉琴科说。“而且他愿意承担中国不赞成的风险。”

普京和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进行了会晤,这是一个以安全为重点的组织,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和四个中亚国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出席了会议,预计将在周五与普京会面。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提醒观众,与会领导人代表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该信息旨在反驳入侵乌克兰使普京遭到孤立的说法。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宫殿,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正在这里举行。 ASSOCIATED PRESS

但分析人士表示,对习近平来说,这次峰会既是为了与普京见面,也是为了与该地区其他国家建立联系。中国的官方电视台播放的画面显示,习近平在抵达哈萨克斯坦时受到了热烈欢迎,周三他在该国停留,然后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在那里受到了仪仗队、舞蹈家和音乐家的欢迎。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亚洲专家方艾文(Evan A. Feigenbaum)说,对中国来说,“这基本上不是为了发展中俄关系——他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与边境对面的邻国培养关系。”




方艾文表示,虽然北京希望向俄罗斯展示外交支持,以抗衡美国的主导地位,但它也会避免采取任何可能招致制裁的行动,因为这会进一步伤害中国正在放缓的经济。他说,与此同时,中国正寻求向中亚地区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提供口头上的保证,这些国家因乌克兰战争而感到不安——这次战争在一些人看来是普京准备动用武力,试图重建苏联帝国的信号。

北京的时殷弘教授说,几乎可以肯定,习近平和普京几个月来一直保持着定期沟通,彼此都很了解,所以他们之间的谈话没有习近平与中亚领导人之间的谈话那么重要。

“过去200天里通过网络有过很多对话,所以和普京对话远远没有那么重要或者必要,”他说。“而且俄罗斯目前在军事上的失败让中国更有必要保持谨慎,在军事上不介入。”

Anton Troianovski自华盛顿、Keith Bradsher自北京报道。

Edward Wong、Julian E. Barnes自华盛顿,Austin Ramzy自香港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Anton Troianovski是《纽约时报》莫斯科分社社长。他此前任《华盛顿邮报》莫斯科分社社长,还曾在《华尔街日报》供职九年,驻柏林和纽约。

Keith Bradsher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曾任上海分社社长、香港分社社长、底特律分社社长。他此前曾驻华盛顿报道国际贸易新闻。2013年,他所在的团队凭借对苹果的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1998年,他凭借对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存在危险的报道入围普利策奖。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Source




联合国秘书长:俄乌停火遥遥无期

文 / 张佳莹

9/15/2022

古特雷斯透露,他与普京讨论了包括粮食协议和俄罗斯出口可能性在内的各种问题。(路透社)

(早报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星期三(9月14日)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后说,他认为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和平协议尚未达成,距离双方冲突结束还很远。

综合外媒报道,古特雷斯说:“我觉得我们距离和平还很遥远。如果我说这很快就会发生,那就是在撒谎。目前,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很小”,甚至连停火都“遥遥无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古特雷斯透露,他与普京讨论了包括粮食协议和俄罗斯出口可能性在内的各种问题。但他警告说,俄罗斯的食品和化肥出口存在障碍,“我们正在冒著今年晚些时候世界粮食短缺的风险。”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古特雷斯详细介绍了联合国秘书处和专门机构为消除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供应国际市场的所有障碍所做的努力,并指出将全力解决这一问题。双方确认,俄罗斯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将继续密切合作,以确保全球粮食安全。

古特雷斯敦促保证也门、非洲之角等最脆弱国家能够直接获得可用的粮食储备。

报道称,两人还讨论了战俘问题,以及乌克兰核电站的问题。

古特雷斯在记者会上说,他当天早上与普京进行了通话。在电话中他和普京讨论了“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的续签情况,双方都强调了优先满足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国家对粮食需求的重要性。

Source



俄罗斯驻中国大使换人 资深副外长接任

中央社 | 台北

9/13/2022

俄罗斯总统普亭今天任命外交部副部长莫古洛夫(图)为新任驻中国大使,接替现任大使德尼索夫。Getty Images

俄罗斯总统普亭今天任命外交部副部长莫古洛夫为新任驻中国大使,接替现任大使德尼索夫。据发布,莫古洛夫曾任俄罗斯驻中使馆参赞兼公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会说流利汉语。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报导,普亭(Vladimir Putin)13日免除了莫古洛夫(Igor Morgulov)的俄罗斯副外长职务,并任命他为俄罗斯新任驻中大使。莫古洛夫担任副外长已有11年资历。

此外,普亭还解除了德尼索夫(Andrey Denisov)的俄罗斯驻中大使职务。德尼索夫于2013年5月出使中国,迄今已有9年。

现年61岁的莫古洛夫,毕业于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亚非国家研究所,会说流利汉语和英语。




报导指出,对莫古洛夫来说,这不是第一次被任命在中国工作,他自1991年以来在俄罗斯外交部系统工作了30多年。2006年至2009年,莫古洛夫曾担任俄罗斯驻中使馆参赞兼公使,之后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2011年开始担任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迄今。

陆媒今天转发这项人事命令消息时,均提到莫古洛夫对俄中关系的看法。

莫古洛夫4月接受俄新社采访时称,俄罗斯经济合作要想「脱欧入亚」,与中国创建顺畅无阻的贸易合作信道是首要任务。他透露,俄中原计划在2024年实现的20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可能提前完成。

莫古洛夫还批评西方在与俄关系议题上「无耻施压」中国,无礼要求其选边站队,并表示近30年来,与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一直是俄罗斯的基本外交政策。俄中双边合作基于两国根本利益相符和深厚互信,因此不受外部形势变化影响。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