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迄今最完整恐龙胚胎化石

中国发现迄今最完整恐龙胚胎化石 12/24/2021 12月22日,一件保存在恐龙蛋化石中的完美胚胎亮相福建省科技馆。 该恐龙胚胎化石有着7200万至6600万年历史,是迄今为止科学记录的最完整的恐龙胚胎化石之一,揭示了恐龙胚胎与现代鸟类的密切联系。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交叉科学》(iScience)上。 A fossil dinosaur embryo — which is said to be more than 66 million years old — is displayed at the Yingliang …

央媒评西安女子拒扫码称在美7年:防疫绝不容胡闹

央媒评西安女子拒扫码称在美7年:防疫绝不容胡闹 12/22/2021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官方微博发布警情通报: 2021年12月21日23时51分,我局兴庆路派出所接报警称,某小区门口一女子不配合防疫工作,与门口值守保安人员发生争执。 经查,姜某(女,54岁)对其当晚回家时与值守保安人员发生争执,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供认不讳。公安碑林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姜某作出行政拘留十日处罚。 配合扫码本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的自觉行为,但有个别人却不当回事。近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交大一村东门,一女子进入时拒绝配合扫码,与保安发生争执,自称“我不是平民百姓,我在美国待七年了”“不要拿疫情的事情来搞我,我不听”,态度嚣张、不可理喻。随后民警到达现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当前,西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疫队伍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连续奋战。很多普通人也挺身而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们以自己的微光,传递着这座城市的光明和温暖。但这位自称“在美国待七年”的女子却反其道而行,心存莫名优越感,以为“在美国待七年”就有特权,可以不遵守中国的防疫要求,实在猖狂。“在美国待七年”就不是“平民百姓”了吗?平民百姓要遵守的防疫要求,有人就可以不遵守吗?有时间大吵大闹,却不愿行举手之劳,不尊重他人也不自重。如果因为某个人的肆意妄为,而导致一个地方的防疫“破防”,后果恐怕不是其所能承受的。 只要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和规则,谁都不能例外。如果有人想当“特殊人”,粗暴违反防疫要求,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疫情面前,明确自己的责任,用坚持不懈的“防”、持之以恒的“控”,打败新冠病毒,每个人责无旁贷。 (来源:央广网) 西安全市小区单位实行封闭管理 12/22/2021 据西安发布客户端消息,为应对西安市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坚决阻断病毒的扩散蔓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现就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通告如下: 一、请广大市民群众坚持非必要不离市。确因特殊情况需离开的,开具证明,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二、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出人员持单位开具的确需到岗工作的证明。“红事”停办,“白事”从简,并提前报社区(村)备案。快递行业实行非接触式配送。 三、市民群众一般居家生活,每户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其他家庭成员除参与疫情防控、生病就医以及急需工作以外,一般不外出。 四、水电气暖和通讯、物流等城市运转保障行业,需连续生产的企业单位,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医疗机构正常营业,严格通风消杀、扫码测温,实施预约、错峰、限流措施。上述单位行业从业人员持单位开具的证明进出小区。 五、个体诊所暂停营业,影剧院、KTV、网吧、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等非涉及群众生活必需的场所暂停营业。餐饮场所暂停堂食。宗教、民间信仰场所暂停开放。 六、暂停举办大型会议、活动、论坛、演出、展销促销等,暂停游园、庙会、集市、民俗、广场舞等活动。 七、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大学实施封闭式管理。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公安司法行政监所实行全封闭管理。 八、暂停客运班线,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发车班次,出租车、网约车不得进入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出市运营。 九、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基本保证运转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就地转为志愿者,主动到社区(村组)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保证运转的工作人员持单位开具的证明进出小区。 十、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时间向社区(村)报告,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严禁瞒报、漏报、迟报。 十一、严禁恶意造谣传谣、谎报瞒报疫情、发布不实信息。 以上措施自2021年12月23日0时起执行,停止执行时间另行通知。属地政府部门将公布服务电话,为有特殊需求的市民群众提供服务。 西安出现多例出血热患者 …

西安全市小区单位实行封闭管理

西安全市小区单位实行封闭管理 12/22/2021 据西安发布客户端消息,为应对西安市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坚决阻断病毒的扩散蔓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现就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通告如下: 一、请广大市民群众坚持非必要不离市。确因特殊情况需离开的,开具证明,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二、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出人员持单位开具的确需到岗工作的证明。“红事”停办,“白事”从简,并提前报社区(村)备案。快递行业实行非接触式配送。 三、市民群众一般居家生活,每户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其他家庭成员除参与疫情防控、生病就医以及急需工作以外,一般不外出。 四、水电气暖和通讯、物流等城市运转保障行业,需连续生产的企业单位,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医疗机构正常营业,严格通风消杀、扫码测温,实施预约、错峰、限流措施。上述单位行业从业人员持单位开具的证明进出小区。 五、个体诊所暂停营业,影剧院、KTV、网吧、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等非涉及群众生活必需的场所暂停营业。餐饮场所暂停堂食。宗教、民间信仰场所暂停开放。 六、暂停举办大型会议、活动、论坛、演出、展销促销等,暂停游园、庙会、集市、民俗、广场舞等活动。 七、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大学实施封闭式管理。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公安司法行政监所实行全封闭管理。 八、暂停客运班线,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发车班次,出租车、网约车不得进入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出市运营。 九、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基本保证运转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就地转为志愿者,主动到社区(村组)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保证运转的工作人员持单位开具的证明进出小区。 十、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时间向社区(村)报告,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严禁瞒报、漏报、迟报。 十一、严禁恶意造谣传谣、谎报瞒报疫情、发布不实信息。 以上措施自2021年12月23日0时起执行,停止执行时间另行通知。属地政府部门将公布服务电话,为有特殊需求的市民群众提供服务。 西安出现多例出血热患者 什么是出血热?怎么治疗? 澎湃新闻 12/18/2021   西安新闻网12月18日消息,出血热是北方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每年十月开始,我省关中地区进入出血热高发季节,我省关中地区也是全国出血热的高发地区。今年入冬以来,我市各大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由于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症状和普通流感较相似,所以不少患者会误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市疾控中心专家特别提醒: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一旦市民出现发烧发热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出血热的治疗强调“三早一就”,接种疫苗是个人预防该病的最有效办法。   什么是出血热?专家介绍,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出血热病死率很高,被老鼠咬到、或食用了老鼠爬过的食物和水、接触到带有病毒的老鼠血液、尿液、粪便等,都有可能传染上出血热。人群普遍易感,在常有野外工作的农民,或从事农业产业、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据了解,目前引起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主要有两种,即由野鼠携带的汉滩病毒型(Ⅰ型),以及由家鼠携带的汉城病毒型(Ⅱ型)。历来认为陕西关中地区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由黑线姬鼠携带汉滩病毒引起,是我国I型汉滩病毒的重要疫区。近年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中和抗体检测鉴定,证实西安存在汉城型病毒本地感染,陕西关中地区是以汉滩病毒型为绝对优势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型疫区。   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早期出血热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由于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并处理,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市民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出血热的治疗强调“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即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务必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有效预防和治疗,防鼠灭鼠是主导措施。专家建议,尽量避免在水边、草地等老鼠易出没的地方活动,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在杂草丛生或者有秸秆堆放的地方活动,有可能存在鼠尿鼠粪,建议戴上口罩,以防气溶胶污染。 …

知网赔了赵教授70多万

知网赔了赵教授70多万 文章来源: 远方青木 12/17/2021 互联网上对知网的吐槽和不满已经持续了很久很久,久到连正式媒体曝光知网都已经最少好几年了。 但知网依然安然无恙,且我行我素。 近日,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成功起诉知网,并获赔70多万元。 赵老先生发现自己这辈子写的一百多篇论文,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知网全部收录。 不经自己同意,也没有给自己一分钱报酬,甚至自己下载自己的论文也需要付费。 “为什么我创造的知识成果得不到尊重?”,疑惑的老人选择了维权。 侵权事实清楚,收费下载次数清晰,最终赵德馨的一百多篇论文累计获赔70多万元。  知网向来白嫖,能从知网这拿回这么大一笔钱的知识分子,赵德馨老教授是中国第一人。因为这件事,知网上了热搜。赔偿赵德馨教授70多万元后,知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赵德馨教授的所有论文全部下架,不允许别人查阅和下载。因为这件事,知网又上了热搜。  知网侵权赵德馨教授的论文,赔钱天经地义,但并不是赔了钱就可以继续用赵教授论文的。既然文章侵权,没有得到赵德馨教授的许可,那下架自然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何会再上热搜,甚至引发最高官媒的质问?因为知网地位太特殊了,虽然只是个企业,但近乎于公权力政府部门。国内学术界有规定,任何论文的使用,必须在知网能够检索到,否则这个论文就不被承认。如果知网删除了赵教授的论文,以目前知网的地位来说,基本就等于把赵教授从学术界除名了。任何人都将不知道有赵德馨教授这个人,也不知道他这辈子做出过什么学术成就,等同于全面封杀。 知网凭什么拥有这种权力,而且是对一个毫无过错的老教授施加。所以,简简单单一个删除下架,又引发了一片哗然。知网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垄断的,享有的学术资源、政策帮助、竞争环境,几乎是自由竞争环境下的公司无法想象的。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了NKI(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1999年,知网建设成功。国家对知网寄予厚望,给与了大力扶持,当时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把它定义为涉及民族的未来的“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重中之重”,还给与了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知网直接铺满了所有高校的渠道,形成了对中文论文资源的近乎垄断,并具备了半官方的身份。虽然知网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如果你的论文没有被知网收录,那所有的官方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都不会认可你这篇论文的存在。对知网如此倾斜厚爱,是因为在1999年的时候,知网的前期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预估使用人数并不是很多,支付能力也相当有限。如果不给与行政保护,那知网注定是亏钱的,而且会大亏特亏。 但从1999年开始,中国大学开始启动扩招,效果良好,所以后来扩招人数逐年扩大,到了最后大学招生人数已经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从每年毕业80万人,飙升到每年毕业800万人,乃至于1000万人。 用户群体暴增十几倍后,知网的投入反而没有开始那么巨大了,因为互联网软件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建设初期耗费巨大,后期维护的成本却非常低。知网现在每年的研发成本低的可怜,完全是躺在功劳簿上大吃大喝。20年后的今天,知网的阅读和浏览依然维持着20年前的模块格式,客户体验优化什么的基本就没怎么做。当年看起来还算先进的东西,如今看起来已经相当落后。又没有竞争对手压迫,干嘛要费尽优化呢。不仅如此,知网还滥用自己的市场垄断地位。如今高校的毕业生,有一个算一个,对知网都是吐槽满满。当年翟天临在直播中秀自己博士后高学历时随口说了一句“知网是个什么东西”,瞬间上了热搜,整个中国的学生都被惊呆了。 为什么随口的一句话捅出了这么大的娄子?因为在中国只要你上了大学,就没有人不会对知网印象深刻。每年一到毕业季,论文查重这个事就会成为所有毕业生的梦魇。论文写好了不算完事,得通过查重才算搞定。而查重的费用,足够让大学生心疼好几个月。查一次,要200多块钱,后来还涨价到400多块。  400多块虽然贵,但也还算好吧,花了这个钱就能毕业,那也行啊。但查重是最低一次,并不是代表只有一次。你要知道,知网的系统之落后,是机械式查重,连专业名词和致谢词重复都直接给你标红的。能一次过的学生那是运气非常非常好的,反复查重修改三四次的相当正常的。仅在查重上面就消费1000多块钱是相当正常的,有人花了1800元查重。为了省钱,甚至有同学之间合伙把自己四五篇论文捏合成一个,调整论文结构,伪装成一篇送去查重,然后再分头修改,只是为了省一点查重费。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大学生的钱包逃得过论文查重这一刀,每一个毕业生这辈子都不会忘了知网。人生中最穷的时候挨了这么狠的一刀,学生们自然这辈子都会好好感谢知网。而翟天临身为所谓的博士后,连知网都不知道,这绝不可能是什么博士后,就连本科都不可能是,翟天临绝对没有自己写过论文,否则绝不会说出“知网是个什么东西”这种话。没错,就是这么绝对,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敢这么绝对的进行判断,翟天临被直接爆破一点都不冤。知网的权威和垄断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但知网,却利用这种地位盘剥学生的查重费。查重很赚钱,让知网赚了很多钱,但知网在论文下载领域赚的钱更多。查重费让学生付,学生受不了,但只能忍着。论文下载费让学校付,学校也受不了,但也只能忍着。这些年公开对知网表达强烈抗议的高校那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群。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就曾停用知网,给出的原因是知网的涨价过于离谱。根据武汉理工大学所述,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都上涨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武汉理工大学受不了这个高昂的费用,停用了知网。 但最终,武汉理工大又不得不使用知网,因为根本没有替代的选择。别说武汉理工大没办法对抗知网,北大也不行。2016年3月,北大也曾宣布要停用知网,后来也被迫作罢。 不用知网你用啥?在论文领域,知网已经实现了垄断。下载论文的费用高到让大学都崩溃,那知网给了论文作者多少钱呢?一篇论文的生产成本仅查重费就要上千块,而论文是知网的主要资本,想必知网收那么高的费用都用来支付给作者当成本了吧。现在知识产权这么昂贵,知网收费贵一点也可以理解。但实际上并没有。知网被那么多人吐槽,弄到天怒人怨,它只进不出的貔恘性格是主要原因。以前知网收录论文是不给钱的,直接免费拿,默认知识产权天生就是自己的。后来为了维护吃相,出了一个政策,说要花钱买作者的知识产权。硕士论文,每人60元人民币的报酬,外加一张300块钱的知网阅读卡给你下载论文用。博士论文,每人100元人民币的报酬,外加一张400块钱的知网阅读卡给你下载论文用。  这钱可真的是好多好多呢,写个四五篇论文就够去知网查重一次了。知网钱,知网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而且就算是这么一丁点的钱和阅读卡,知网也不会让你顺顺利利的拿到。所有的论文,知网直接默认你同意按这个价格把知识产权卖给知网,知网可直接使用。然后你要主动联系知网,进行申请,知网在核实你身份后,才会把这个钱和阅读卡发给你。如果你不主动申请呢?那不好意思,这个钱知网也不给你,直接默认你放弃了。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知网只给60块钱,折合千字2元。博士论文通常要求不低于10万字,知网只给100块钱,折合千字1元。就这,你还得主动申请,对方核实后过了很久才会发给你,不申请一分都没有。典型的跪着要饭。一鱼两吃,知网把大小学者们给吃了个干干净净。在这种套路下,知网的盈利高的惊人,毛利率堪比奢侈品。别说教育公益事业了,垄断行业都罕有这么高毛利率的存在。  知网自己的介绍页面上声称,自己在高校市场中占有率100%,有90%以上的中国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下载都来自于知网。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知网不是在吹牛,它是真的有这么高的市场占有率。没有一个大学生逃得过知网,这本身就是佐证。但是我们翻开反垄断法,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这都属于典型的垄断,毫无任何争议。正因为有如此之强的垄断地位,知网才敢用这么高的价格进行查重收费和论文下载收费,但却基本不给作者任何报酬。知网手攥教育部三大批文,滥用市场垄断地位,在日进斗金的前提下,还能年复一年的坐地涨价。国家的力量成就了知网,学者们的学术成果支撑了知网,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传播知识。但知网,却拿这种信任去赚自己的大钱,肆无忌惮的提高知识传播的门槛。知网把一个本不该做成生意的事情做成了暴利生意,这其实是在愚昧自己的文明。没有国家,没有千千万万的学者,知网又算是个什么东西呢?赔70多万,这连开胃菜都不算。要么拆分知网,要么国家自己搞一个学术网站。教育可以产业化,但不代表教育产业可以垄断化。 欢迎把我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为确保你能收到每一篇文章,请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Source 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 …

林语堂故居

2021-12-01 作者:陈艳萍 心然的原香 公众号:心然的原香。 心然的个人微信号:15818820884。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麻麻亮起床,到达阳明山永福路仰德大道二段141号时,还只是早晨八点半。晨露鸟鸣,幽谷空怀。林语堂先生故居开放时间是九点。 站在紧锁的铁门前,见一位穿着雨靴的老人在清扫院子里的落叶。想起董桥的文章《送别林家次女》里说到的王老伯。林太乙每次去父亲的故居,都会给王老伯发红包。林太乙临走前那几天,王老伯老觉得怪怪的,好像有人在他耳边问:”老王还在吗?” 听到动静,老人抬起身扭过头:拿着扫帚和撮簊的双手爬满正在老去的蚯蚓,精瘦的脸庞像池塘里的蚌壳,嘴干瘪着,眼珠浑浊。该有九十多了吧?是董桥写的王老伯没错。 老人知我是来参观故居的。他说,还没到九点,如果让你进来,报警器会响。你先去旁边的车站坐一会,九点再来。 老人喉咙不好,说话费劲,听的人直为他感觉吃力。赶紧点了点头,顺着山路往前看山景。一路花园洋房,闲庭风日。每一家都有意味,都有意思。 掐着点折回来时,老人向我招手。他说林语堂先生的墓地在后院,可以先去参观。工作人员还没到,暂时不能进展厅。 正屋旁一边是石阶,一边是木质栈道,都通向后院。墓碑是嵌入式的,静静贴着后院地面。四周绿荫如梦。远处山影连绵,山下市井屋宇。想起林先生文字里说过:”我要一小块园地,不要有遍铺绿草,只要有泥土,可让小孩搬砖弄瓦,浇花种菜,喂几只家禽。我要在清晨时,闻见雄鸡喔喔啼的声音。我要房宅附近有几棵参天的乔木。” 轻踏每一块石板,不忍心踩到一棵草,不忍心吓走一只鸟,也仿佛怕惊了主人的幽梦。这座静静的院落,林先生实现了自己的愿景。他在文字里写过:“黄昏时分工作完,坐在阳台上乘凉,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林先生是有福气的人,永远得着这享受了。 王老伯忙完后来后院找我,说故居可以进了。我读过董桥的书,知道董桥来这里参观过,他又是林太乙的密友,赶紧问老伯见过董桥先生吗?老伯摇头,一脸茫然。 他或许见过,只是不知道那人叫董桥而已。此时,不知为何,我觉得自己见过董桥了,在王老伯的眼睛里。董桥那么欣赏林太乙,知道王老伯的事情,参观故居,一定会很深沉地看王老伯几眼。 我问老伯见过林语堂先生吗?老伯说没有,只听过他讲话的录音。老伯说林语堂先生在香港去世,那年老总统还在,他同意林语堂先生回到阳明山永远居住。人的去留,和政治扯上关系,是该忧还是该喜,只有林语堂先生自己晓得。他有一套东西合璧的哲学思维,这事儿,在他眼里,定是幽默的一笑。 还没进屋,就被窗户和门框吸引住了。四四方方的四合院,蓝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墙,深紫色的两扇玻璃窗,大门,房门,都有半月形窗楣和门楣,中式古典和西式雅致的完美统一。透天中庭里,一棵长着和枫树叶片差不多的大树,上面有一串串耳环样的青色小果实。问工作人员,说就是枫叶树。好几根西班牙螺旋式廊柱被和煦的阳光轻轻拉长身影,让人感觉来的不是家居,而是殿堂。 林先生爱水爱竹爱石,他在中庭一角挖有鱼池,植有修竹,生前常常在此享“持竿观鱼”之乐。门外的院子里,一棵老榕树盘根错节,古气幽幽。根部凸出地面,如人的脉络肌理,也如世界的波折弯曲。树杈空落间,摆着林先生当年从山中捡回来的石头,各种造型,有桌有凳,朴实而有情趣。 林语堂先生生前有一句座右铭:”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读他的文字,确乎就是这样的感受。近观这生活起居,俨然觉得他是一个把理念融会贯通的人,表里如一。院落屋宇,既有严谨的结构,又有随性的铺陈。既有东方的古朴,又有西式的典雅。曾经有学者批评林语堂先生脚踏中西文化,说他不专一。林先生说:“我只是一个矛盾而已,但我以自相矛盾为乐。”这是友好的回应,也是精妙的中西联壁。这房子,或许也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产物,和林先生一样可爱。 王老伯和蔼可亲,见我多问了几句,他说有一年在这故居里发现过一条很毒的蛇。老人没有伤害它,把它装了放归更远的山林。我说您难道不怕被咬?老人说不怕。蛇是很灵性的动物,你没有伤害它的意图,它也不会伤害到你。 刚下个雨,南洋杉的针叶挂着水滴,阳光底下,似水晶般熠熠生辉。屋前房后,俨然一个天然大鸟笼。板桥先生说,喜欢听鸟叫,就绕屋植树,是也。 屋里有一幅林语堂先生试笔自画的马图。马不威武,不剽悍,也没拼命扬蹄奔跑。它细细的脖子,眼睛眯着,衬托马头很大。这让我想起林语堂先生夫人说过的一段话,她说林语堂先生的脑子像野马一样跑得很快,拿不住他,只能让他去跑。林语堂先生一生非常珍爱自己的太太,想必画这马,就是告诉老夫人,脑子像野马,但身体是不会跑的。 细细看这马,颇有幽默气象。“幽默”二字,是林语堂先生发明的。他说,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解嘲。林先生的自我解嘲,就是幽默。他说幽默感的功用是在纠正人类的梦想,引导人们去和现实世界相接触。画下端有题字:为岳军老友一笑。是也。 一坐上阳台的椅子,就再也迈不动步。耳边鸟声啁啾,眼底花叶簌簌,鼻扑阵阵清香。一会儿凝视远山,一会儿看山底城池,又想《京华烟云》里的姚家,也思慕林语堂先生书中写的生活方式。 …

每日美食196:家庭版自制卤味

 👇还没有下载熊猫外卖?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下载👇 满足你的中国胃 每日美食 196:家庭版自制卤味 `12/17/2021 今天吃什么?我来帮你选 卤味,是通过卤法制作出来的食物,通常只需将原料进行简单的初步加工后,焯水处理,放在配好的卤水中煮制。卤好的各种卤味暖暖、糯糯又不腻吃起来很有满足感,非常适合冬季。而且做法简单,一做就会! 卤五香豆皮肉卷 食材 前臀尖 300克,豆腐皮 1张,大蒜 5瓣,姜 1块,大葱 1段 酱油 适量,盐 10克,八角 2颗,花椒 1撮,桂皮 1块,酱油 适量,生抽 适量 步骤: 1. …

汉文帝母亲薄太后陪葬金器被发现 出土上百件饰品,个个精美

汉文帝母亲薄太后陪葬金器被发现 出土上百件饰品,个个精美 文章来源: 陕视新闻 12/14/2021 在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掘了封土西侧的3座外藏坑,出土了上百件带有异域装饰风格的金、银饰品,薄太后陪葬大量罕见金器有草原风格。 12月1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发布了西汉帝陵项目最新考古成果,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墓就是西汉孝文皇帝刘恒的霸陵,在江村大墓不远处,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掘了封土西侧的3座外藏坑,出土了上百件带有异域装饰风格的金、银饰品,薄太后陪葬大量罕见金器有草原风格。 考古专家通过对金器的工艺以及外形特征分析推测可能汉文帝早年“代王”出身有关。该批金器来自与草原接壤的代国,可以推测证明丝绸之路开通前中原与草原已建立交流。 汉文帝霸陵真实地点得以确认,与汉武帝刘彻之妃“钩弋夫人”墓被盗密不可分。“钩弋夫人”是汉武帝刘彻之妃、汉昭帝刘弗陵之母赵婕妤,其墓为汉云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铁王镇大圪塔村西。 资料显示,西汉在位11位皇帝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和汉平帝刘衎。 据陕视新闻,在江村大墓不远处,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掘了封土西侧的3座外藏坑,出土了上百件带有异域装饰风格的金、银饰品,该批金器来自与草原接壤的代国,可以推测证明丝绸之路开通前中原与草原已建立交流。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推动”这项考古成果问世的,是千百年来令人不齿的一个群体:盗墓贼。 考古队员通过精细发掘和缜密分析,判断出“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另外两个项目分别是,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以及在甘肃武威发现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的最新研究成果。 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约2100米处为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 专家表示,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霸陵双重陵园、帝陵居中、外藏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奠定了西汉中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考古新发现!汉文帝霸陵找到了!就在西安这里…… 文章来源: 西安发布 12/14/2021 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聚焦甘肃、河南、陕西三个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记者获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线上发布会聚焦汉唐时期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汉代第三位帝王汉文帝的霸陵无疑是关注度最高的项目。在没有确认墓主人身份之前,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这处墓葬一直被称之为“江村大墓”。考古队员通过精细发掘和缜密分析,判断出“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另外两个项目分别是,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以及在甘肃武威发现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的最新研究成果。 江村大墓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16年江村大墓外藏坑受到盗扰,为确认墓葬保存状态及周边文物分布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和相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地点,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对陵园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基本确认江村大墓为西汉早期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约2100米处为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考古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为霸陵的可能。 江村大墓平面为“亞”字形,地表无封土,墓室边长约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发现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围有卵石铺砌的陵园设施(暂定名“石围界”),边长约390米,石围界四面正中外侧有门址,推测可能为独立的帝陵陵园(窦皇后陵也有独立的后陵陵园)。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外围发现陵园园墙遗存,推测共处同一座大陵园内,大陵园东西长约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之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Source 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 …